bǎi

百户


拼音bǎi hù
注音ㄅㄞˇ ㄏㄨˋ

繁体百戶

百户

词语解释

百户[ bǎi hù ]

⒈  犹百家。

⒉  官名。元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为世袭军职。明清为低级军官。

引证解释

⒈  犹百家。

《淮南子·氾论训》:“尧 无百户之郭, 舜 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
《史记·封禅书》:“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
《后汉书·章帝纪》:“加赐 河南 女子百户牛酒。”
李贤 注:“此女子百户,若是户头之妻,不得更称为户;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

⒉  官名。 元 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为世袭军职。 明 清 为低级军官。

《元典章·兵部·整治军兵》:“万户、千户、百户不肯奉公优恤军人,专务尅取益己。”
《清史稿·食货志一》:“嘉庆 初, 铜仁、石峴 苗 地建碉卡,置屯军,每军百名,设百户一,总旗二。”

国语辞典

百户[ bǎi hù ]

⒈  百家。

《淮南子·泛论》:「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

⒉  职官名。元、明时的武官,统兵一百人。

分字解释


※ "百户"的意思解释、百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五月飞霜”冻坏了上百户房产经纪公司,让他们进退维谷。

2.说着走进华丽的百户大帐,一场酒宴不欢而散。


AI解释


词语“百户”:

意思:

“百户”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的首领,负责管理一个县的军事和治安。其下设有百人队,因此得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百户”条目的解释为:“百户,官名。掌一县之兵,统百人,故曰百户。”

出处:

“百户”作为官职,最早见于《周礼》,但在明清时期最为常见。

同义词:

百户长

县尉

百夫长

反义词:

(“百户”作为一个官职,没有直接的反义词,因为它是特定层级的地方行政和军事职务。)

相关词语:

百姓

县令

郡守

军户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百户”作为一个官职,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或游戏中,可能会有关于百户的描写。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一位名叫李百户的官员,以公正廉洁著称,深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