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吏


拼音bó lì
注音ㄅㄛˊ ㄌ一ˋ

繁体駁吏

驳吏

词语解释

驳吏[ bó lì ]

⒈  指信奉学说驳杂不纯一之吏。

引证解释

⒈  指信奉学说驳杂不纯一之吏。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王(王思 )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官至九卿,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苛吏传》:“思 与 薛悌、郤嘉 俱从微起,官位略等。三人中, 悌 差挟儒术,所在名为閒省。 嘉 与 思 事行相似。

文帝 詔曰:‘ 薛悌 驳吏, 王思、郤嘉 纯吏也,各赐关内侯,以报其勤。’”

分字解释


※ "驳吏"的意思解释、驳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驳吏”的意思:

“驳吏”是指官府中负责处理案件、审核文件等的低级官员。这个词语中的“驳”字,有辩驳、反驳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处理、审核。因此,“驳吏”指的是那些负责对案件进行审查、对文件进行审核的官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驳”字有多个解释,其中之一是“辩也,驳难也”,即辩驳、反驳的意思。因此,“驳吏”在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负责辩驳、反驳的官员。

出处:

“驳吏”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驳”和“吏”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分别代表辩驳和官员的意思。

同义词:

同义词有“判官”、“书吏”、“官吏”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僚属”、“下属”、“平民”等。

相关词语:

相关词语有“驳斥”、“驳议”、“驳正”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驳吏”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官场的故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政之间的冲突,贾政作为官员,对贾宝玉的行为进行辩驳和批评,这里的贾政可以看作是“驳吏”的代表。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官府中,那些负责审核案件的驳吏,往往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