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n qì
注音ㄐ一ㄣ ㄑ一ˋ
⒈ 指刻有誓文的契券。
⒈ 指刻有誓文的契券。
引唐 权德舆 《题江畔旧居》诗:“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异牟寻 ﹞乃发兵攻 吐蕃 使者杀之,刻金契以献。”
词语“金契”的意思:
“金契”指的是用黄金制成的契据,通常是指一种象征性的或正式的凭证或保证书,多用于古代交易、借贷等场合。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金契”一词,但根据其构成部分,可以推测其与“金”和“契”有关。“金”指黄金,“契”指契约或凭证。因此,“金契”可能是指用黄金作为担保或凭证的契约。
出处:
“金契”这个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文献,它可能是基于“金”和“契”的常见搭配而形成的专业术语。
同义词:
金券
金约
金证
反义词:
破契
撤契
作废
相关词语:
契约
凭证
担保
借据
承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金契”是一个相对少见的词语,并没有广泛流传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想象,它可能与古代的交易故事或借贷纠纷有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确保这笔交易的安全,双方交换了金契作为正式的凭证,以证明债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