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òxiāng

藿香


拼音huò xiāng
注音ㄏㄨㄛˋ ㄒ一ㄤ
词性名词

藿香

词语解释

藿香[ huò xiāng ]

⒈  一种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三角状卵形,对生,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顶生,花淡红色或青紫色,茎叶有强烈的香味,可提取芳香油并可供药用。

wrinkled giant hyssop;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香味,可以入药,有清凉解热、健胃止吐作用,嫩叶供食用,多做调味剂,又可作香料用。

《文选·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蔻” 刘逵 注引 汉 杨孚 《异物志》:“藿香, 交趾 有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藿香》:“藿香方茎有节,中虚,叶微似茄叶。”

国语辞典

藿香[ huò xiāng ]

⒈  植物名。唇形科虎尾草属。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锯齿缘。夏日开花,轮繖花序,小坚果,平滑。茎叶香气极烈,可入药。

英语wrinkled giant hyssop, Agastache rugosa (botany)​

德语Koreaminze (Agastache rugosa lat.)​

法语hysope géante froissée, Agastache rugosa (botanique)​

分字解释


※ "藿香"的意思解释、藿香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百零三、青菜大米粥,加上藿香正气丸,入口便回神,这就是中国人。

2.茶馆王师傅将他扶到一边休息,喝过藿香正气液后,王师傅的老婆还帮忙揪痧。


AI解释


词语“藿香”的意思:

藿香(huò xiāng),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叶子具有独特的香气,可以用来做香料或入药。在中医药中,藿香有化湿、止呕、解暑的功效。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藿香”的解释是:“藿香,草名。出《唐本草》。其叶似艾,可煎汤洗浴,又能治疾。”

出处:

藿香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本草》,这是唐代著名的医药著作,由官府组织编纂。

同义词:

薰草

香草

香藿

反义词:

腐草

腐叶

恶草

相关词语:

藿香正气水: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感冒、暑湿等症。

藿香茶:用藿香叶子泡制的茶,有消暑解热的功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藿香的典故,最著名的是出自《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典故。曹操曾因为天气炎热,病倒在床上,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此时,有人推荐使用藿香煎汤沐浴,曹操听从建议,果真病愈。这个典故后来演变成“藿香浴”的说法。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夏日炎炎,妈妈泡了一杯藿香茶给我喝,说是能消暑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