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shí

粮食


拼音liáng shí
注音ㄌ一ㄤˊ ㄕˊ

繁体糧食
词性名词

粮食

词语解释

粮食[ liáng shi ]

⒈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grain; food; cereals;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
郑玄 注:“行道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
《左传·襄公八年》:“楚 师辽远,粮食将尽。”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袁绍 ﹞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内中单表 西洞庭 有个富家,姓 高 名 赞,少年惯走 湖 广,贩卖粮食。”
魏巍 《在风雪里》:“我是来给你们筹备粮食的。”

国语辞典

粮食[ liáng shí ]

⒈  泛指一切米谷及食物。也作「食粮」。

《三国演义·第六回》:「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儒林外史·第二回》:「像这荀老爹,田地广,粮食又多,叫他多出些;你们各家照分子派,这事就舞起来了。」

分字解释


※ "粮食"的意思解释、粮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经此一事,一众水匪个个灰心丧气,眼见得攻城是不可能了,只有去各村屯去抢些粮食,再作计较。

2.两人花了一上午时间将余下的粮食收割完,陆宁从未干过庄稼活,笨手笨脚的引得碧云咯咯直笑,好在他力气额大,连收割带搬运省去了碧云不少气力。

3.鼠往家里搬过冬的粮食,虽然累得满头大汗,脸上却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4.当年被称为不毛之地的北大荒,如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了。

5., 粮食是延续生命的能量:珍贵;是人生生存的宝藏:稀缺;是创造价值的筹码:重要;是繁衍后代的种子:必须。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福荫万代!

6.村长啊,我们还要种粮,要用大概一百五十斤的粮食,种完粮后还要转两三个民兵,用粮很凶啊!

7.二百十八、大肚子像袋粮食似的,耷拉在裤腰上,在衬衫里头颠来颠去。

8.今年很多地方受灾,可是粮食价格却没有波动。

9.此外,由于安全局势的不断恶化,粮食署最近已将位于霍姆斯、阿勒颇、塔尔图斯和卡米什利的分支机构临时搬迁至其他地点。

10.责任是什么?责任是教师辛勤教书育人;责任是医生热心求病治人;责任是军人守卫边疆保卫国家;责任是工人生产优质的产品;责任是农民种出安全的粮食。


AI解释


词语“粮食”的意思:

“粮食”是指用于食用的谷物、豆类、薯类等农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来源。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粮”字解释为谷物,特别是指可以加工成米的稻谷,而“食”字解释为食物。因此,“粮食”在字典中的含义是指用于食用的谷物。

出处:

“粮食”一词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组成部分“粮”和“食”,可以推断其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使用。

同义词:

谷物

食粮

饭食

饟粮

粮草(多指战争中的军粮)

反义词:

空腹

饥饿

食荒

相关词语:

农作物

收成

耕作

饥荒

粮仓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与“粮食”相关的网络故事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通过研究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个故事体现了粮食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