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ǒng

冢土


拼音zhǒng tǔ
注音ㄓㄨㄥˇ ㄊㄨˇ

冢土

词语解释

冢土[ zhǒng tǔ ]

⒈  大社,天子祭神的地方。

⒉  墓土。

引证解释

⒈  大社,天子祭神的地方。

《书·泰誓上》:“类于上帝,宜于冢土。”
孔 传:“冢土,社也。”
《诗·大雅·绵》:“迺立冢土,戎丑攸行。”
毛 传:“冢土,大社也。”

⒉  墓土。

《新唐书·张镒传》:“且将帅功孰大於 子仪,冢土仅乾,两婿前已得罪, 纵 復继之,不数月斥其三婿。”

国语辞典

冢土[ zhǒng tǔ ]

⒈  封土为大社。为天子祭神的地方。

《书经·泰誓上》:「类于上帝,宜于冢土。」
《诗经·大雅·绵》:「迺立冢土,戎丑攸行。」

分字解释


※ "冢土"的意思解释、冢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冢土”的意思:

“冢土”指的是坟墓周围的土堆或土丘,通常用来指代坟墓或墓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冢”字的解释为:“坟墓也。土高者为冢。”对于“土”字的解释为:“地之吐生物者也。从一,从士。凡土之属皆从土。”综合来看,“冢土”即指坟墓周围的土堆。

出处:

“冢土”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从“冢”和“土”两个单独的汉字组合而成的,用以描述坟墓周围的土堆。

同义词:

墓土、坟土、丘墟、坟丘

反义词:

空地、平地

相关词语:

墓地、坟墓、土堆、墓碑、丧葬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冢土”这个词语较为专业,与网络故事或典故相关的并不多。但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出现描述墓地或坟墓的场景,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荒城”即指荒凉的墓地。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这个荒芜的墓地中,每一座墓冢都静静地诉说着逝者的故事,而周围的冢土则承载着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