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黩誓


拼音dú shì
注音ㄉㄨˊ ㄕˋ

繁体黷誓

黩誓

词语解释

黩誓[ dú shì ]

⒈  不守誓言。

违信黩誓。

violate a oath; break of pledge;

引证解释

⒈  不信守誓言。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左右不达英雄从事之道,谓可违信黷誓,而以意气相致。”

分字解释


※ "黩誓"的意思解释、黩誓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黩誓”:

意思:指违背誓言,言而无信,行为不端。

康熙字典解释:见《书·泰誓中》:“尔尚黩誓,勿用敬天命。”意谓不顾誓言,不尊重天命。

出处:《尚书·泰誓中》

同义词:背誓、背约、无信

反义词:守誓、守信、诚笃

相关词语:背信弃义、言而无信、背信忘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暂无明确的相关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他一直以诚实守信为原则,但那次竞选中,他为了胜出,竟然在背后黩誓,违背了与朋友的诺言。

例句:在那个竞争激烈的比赛中,他本应该坚持公正公平,但却因一己私欲,在背后黩誓,最终导致声誉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