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tóu

原头


拼音yuán tóu
注音ㄩㄢˊ ㄊㄡˊ

繁体原頭

原头

词语解释

原头[ yuán tóu ]

⒈  昆虫胚胎的部分,由口前叶和第一口后体节所组成。

protocephalon;

⒉  原始节足动物的头部,相当于感觉器官而与较高级形态的头部取食部分相区别,大概相当于环节动物的口前叶。

引证解释

⒈  原野;田头。

唐 岑参 《原头送范侍御》诗:“百尺原头酒色殷,路傍驄马汗斑斑。”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头叱叱两黄犊。”
清 纳兰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词:“原头野火烧残碣,叹英魂才魄暗消歇。”
清 鲁一同 《卖耕牛》诗:“原头草尽不得食,牵牛蹢躅屠门来。”

⒉  源头。

《朱子全书》卷二四:“问天命之谓性,此只是从原头説,否曰万物皆只同这一个原头。”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为学必合从天命性上理会起,此谓之原头。”

国语辞典

原头[ yuán tóu ]

⒈  本原。

《朱子全书·卷二四·中庸一》:「问天命之谓性,此只是从原头说,否曰万物皆只同这一个原头。」

⒉  原野。

唐·岑参〈原头送范侍御〉诗:「百尺原头酒色殷,路傍骢马汗斑斑。」
宋·陆游〈岳池农家〉诗:「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头叱叱两黄犊。」

分字解释


※ "原头"的意思解释、原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原头”的意思:

“原头”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河流的发源地,即河流起源的地方;二是指事物的起始部分或根源。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原头”并未直接收录,但根据其意思,可以推断出其可能属于“原”字或“头”字的衍生词。其中,“原”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始也,本也”,“头”字解释为“始也,首也”。

出处:

“原头”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可以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地理志、历史文献等中。如《诗经》中有“原头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

同义词:

源头、起点、发源地、根由、本源等。

反义词:

终点、末端、枝节、末流等。

相关词语:

源头活水、根本、根本原因、原动力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原头”一词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起源或根源。例如,某位作家在创作小说时,可能会提到“这个故事的原头是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那条小河的源头就在我们村子的原头。

2. 这座古城的原头,隐藏着许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