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


拼音yī fǔ
注音一 ㄈㄨˇ

一府

词语解释

一府[ yī fǔ ]

⒈  犹一体。整个府署。

引证解释

⒈  犹一体。

《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⒉  整个府署。

汉 王充 《论衡·程材》:“犀(宗叔犀 )广召幽隐,春秋会饗,设置三科,以第补吏,一府员吏,儒生什九。”
《晋书·卞壸传》:“壼 前后居师佐之任,尽匡辅之节,一府贵而惮焉。”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莅任三日,便发牌按临 赣川,吓得那一府官吏尿流屁滚。”

分字解释


※ "一府"的意思解释、一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一府”的意思:

“一府”通常指的是一个府级行政区,在中国古代,府是仅次于省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或直辖市。它既可以指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也可以泛指一个较大的地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一府”的词条,但“府”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府,州治也。古者诸侯所居,后为郡守所治。又曰府,大城也。”

出处:

“一府”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它源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同义词:

一州

一郡

一城

一地

反义词:

无府

空无一人

相关词语:

府尹:古代府级行政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府治:府级行政区的治理。

府县:府和县的总称,泛指一个较大的地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一府”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一府三司”制度,即一个府级行政区下辖三个司(即民政、财政、军事),各司其职,共同治理一府。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一府的繁荣程度往往代表着国家的富强。如今,这个曾经辉煌的府城已经变成了历史遗迹,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