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毒


拼音yí dú
注音一ˊ ㄉㄨˊ

繁体遺毒

遗毒

词语解释

遗毒[ yí dú ]

⒈  病名。又名胎毒。

congenital syphilis;

⒉  过去留下来的有害的思想、风气等。

pernicious influence; evil legacy; harmful tradition;

引证解释

⒈  谓留下有毒之物。

《太平广记》卷四五九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光化 中, 杨守亮 镇 褒 日,有一蛇横此岭路……阻絶行旅,因聚草焚燎路隅,虑其遗毒,然后方行。”

⒉  喻指过去遗留下来的有害的思想、风气等。

《汉书·董仲舒传》:“其(指 秦国 )遗毒餘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嚚顽。”
元 陈天祥 《论卢世荣奸邪状》:“遗毒於今,未能湔洗。”
许杰 《看木头戏记》:“旧传统的遗毒还没有死去,新文化还没有普遍地生根。”

⒊  犹加害;使人受毒害。

《魏书·拓跋孚传》:“兼其餘类尚在沙磧,脱出狂勃,翻归旧巢,必残掠邑里,遗毒百姓。”

国语辞典

遗毒[ yí dú ]

⒈  过去所留下的毒害。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

分字解释


※ "遗毒"的意思解释、遗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遗毒”的意思:

“遗毒”一词通常指的是遗留下来的有害的思想、影响或行为习惯,往往是对后世产生不良影响的后果。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遗”字有“留下”之意,“毒”字有“有害的、毒害”之意,因此“遗毒”在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留下来的有害之物。

出处:

“遗毒”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特指某一部作品,它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

同义词:

遗害

残毒

残余毒害

反义词:

福音

正道

正直

相关词语:

遗风:遗留下来的风俗或风气。

遗德:遗留下来的美德。

遗物:遗留下来的物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遗毒”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想象的是,它可能与历史事件、社会问题或个人行为的长期影响有关。例如,某个历史人物的政策或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可以被称为“遗毒”。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个时代的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战争留下的遗毒依然在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许多家庭因此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