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例


拼音yā lì
注音一ㄚ ㄌ一ˋ

押例

词语解释

押例[ yā lì ]

⒈  唐杨国忠所创以任官年限久者得优先授官之例。

引证解释

⒈  唐 杨国忠 所创以任官年限久者得优先授官之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颂德》:“林甫 薨后, 杨国忠 为左相,兼总銓衡。从前注拟,皆约循资格,至 国忠 创为押例,选深者尽留,乃无才与不才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杨国忠 为尚书,创为押例,选深者先授官;有文状闕失,许续通,不令駮放。淹滞之流,翕然归美。”

分字解释


※ "押例"的意思解释、押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押例”的意思:

“押例”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按照已有的例子或成例来处理类似的情况或问题。它强调的是参照已有的先例或规则来进行判断或决策。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押”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与“押例”相关的是“按”、“依照”的意思;“例”字则指“法则”、“条例”。因此,“押例”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按照法则或条例来处理事务。

出处:

“押例”作为一个成语,并没有确切的出处,它可能源自古代的法律、条例或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按例

按照先例

依照成规

反义词:

例外

特殊处理

独树一帜

相关词语:

成例

规范

法规

条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押例”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的案例或故事,其中官员或文人按照已有的条例或先例来处理问题。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押例行事,以保证工作效率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