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ng

飨祀


拼音xiǎng sì
注音ㄒ一ㄤˇ ㄙˋ

繁体饗祀

飨祀

词语解释

飨祀[ xiǎng sì ]

⒈  祭祀。飨,通“享”。

⒉  享受祭祀。飨,通“享”。

引证解释

⒈  祭祀。饗,通“享”。

汉 张衡 《东京赋》:“咸用纪宗存主,饗祀不輟。”
清 唐甄 《潜书·有归》:“縗麻饗祀,事死也。”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天问》:“夏桀 用鸿鵠的粪,玉鉉的鼎,来饗祀上皇。”

⒉  享受祭祀。饗,通“享”。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窃谓刑餘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饗祀之地乎?”

分字解释


※ "飨祀"的意思解释、飨祀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飨祀”的意思:

“飨祀”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以食物款待神灵或祖先,表示对神灵或祖先的敬仰和祭拜。在古代,人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祈求神灵或祖先的庇佑和保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飨祀”的解释为:“以酒食祭神也。又祭名。亦作飨。”这里的“飨”与“飨祀”意思相近,都是指以食物祭神。

出处:

“飨祀”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关雎》中的“飨以酒食,以祭神明。”

同义词:

祭祀、祭拜、献祭、供祀、祭奠、祭享

反义词:

亵渎、亵慢、不敬、亵玩、亵侮

相关词语:

祭品、香火、祭坛、祭文、祭奠、祭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飨祀”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或民俗活动中,人们会通过“飨祀”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例如,在一些地方的庙会上,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飨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春节期间,村民们纷纷举行飨祀活动,以飨祀祖先,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