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里


拼音dù lǐ
注音ㄉㄨˋ ㄌ一ˇ

繁体杜裏

杜里

词语解释

杜里(杜裏)[ dù lǐ ]

⒈  犹棠阴。喻惠政。

引证解释

⒈  犹棠阴。喻惠政。参见“棠阴”。

唐 李翱 《准制祭伏波神文》:“遗德不忘,爱留杜里,筑庙以祭,人畏其鬼。”

分字解释


※ "杜里"的意思解释、杜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杜里”的意思:

“杜里”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本义指的是古代边塞的防御工事,后来也用来泛指边疆地区的防御设施。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杜里”并未直接收录,但根据其字义推测,可能与“杜”(dù,堵塞,防止)有关,表示堵塞或防御之意。

出处:

“杜里”一词的出处不详,但在古代文献中偶有出现,可能与边疆防御有关。

同义词:

与“杜里”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壁垒”、“堡垒”、“要塞”等。

反义词:

与“杜里”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溃败”、“败退”、“溃散”等。

相关词语:

与“杜里”相关的词语有:“边疆”、“戍楼”、“烽火台”、“边防”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网络上没有特别著名的与“杜里”相关的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为了抵御外敌,我国在边疆地区建立了许多杜里,确保了国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