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shǐ

郊使


拼音jiāo shǐ
注音ㄐ一ㄠ ㄕˇ

郊使

词语解释

郊使[ jiāo shǐ ]

⒈  古代受命出郊迎接、慰劳宾客的使者。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受命出郊迎接、慰劳宾客的使者。 《左传·昭公二年》:“叔弓 聘於 晋,报 宣子 也。

晋侯 使郊劳,辞曰:‘寡君使 弓 来继旧好……敢辱郊使?请辞。’”

分字解释


※ "郊使"的意思解释、郊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郊使”的意思:

“郊使”是指古代派遣到郊外执行公务的使者。在古代,使者是代表君主或政府出使他国或执行特定任务的官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郊使”可能被解释为出使郊外的使者,或者指负责管理郊外事务的官员。

出处:

“郊使”这个词语的出处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文献,它更多的是在历史文献、诗词歌赋中作为词汇使用。

同义词:

郊臣

郊吏

郊使臣

反义词:

宫使

内臣

宫僚

相关词语:

使者

郊外

使节

使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郊使”是一个较为冷门的词汇,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古代的郊使肩负着传达圣旨、巡视边疆的重任,他们的使命至关重要。

例句:那位郊使在晨曦中骑马疾驰,前往边疆执行朝廷的紧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