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


拼音fú yì
注音ㄈㄨˊ 一ˋ
词性动词

服役

词语解释

服役[ fú yì ]

⒈  服兵役。

服役期满。

be on active service; enlist in the army;

⒉  旧时指服苦役,服劳役。

do corvee labor;

引证解释

⒈  弟子;仆役。

《庄子·渔父》:“今者 丘 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今以子年之少,而位之卑,所与游者,皆为服役,子之不益,亦以明矣。”

⒉  执役;服劳役。

《韩非子·五蠹》:“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
《汉书·食货志上》:“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卫青 少服役 平阳公主 家,后为大将军。”
王统照 《鬼影》:“船体播动的厉害,除掉船上服役的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可以立得稳的。”

⒊  役使,支配。

《文子·下德》:“伐乱禁暴,举贤良,废不肖,匡衺以为正,攘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於施舍开塞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者也。”
《淮南子·本经训》:“明於禁舍开闭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力。”

⒋  特指服兵役。

徐怀中 《西线轶事》:“我当时也没想到在我服役期间可以捞到打仗,只是觉得在知青户太闷人了,想换个环境,新鲜新鲜。”

国语辞典

服役[ fú yì ]

⒈  担任劳役。

《庄子·渔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⒉  服兵役。

如:「他在军中服役。」

退役

英语to serve in the army, in active service

法语faire son service militaire

分字解释


※ "服役"的意思解释、服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虽然“逃役鼻祖”刘承俊靠着一张绿卡躲过了服役,但是同时却也失掉了国内市场,成了“叛逃罪人”。

2.仔细一看,这一行人手脚都带着铐链,垂头丧气,衣衫破烂,步履蹒跚,就像是即将服役的牢犯。

3.我哥哥在部队服役十分安心。

4.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奴隶服役。为了能使用奴隶,必须掌握两种东西:第一,奴隶劳动所需的工具和对象,第二,维持奴隶困苦生活所需的资料。

5.最后一天服役,从黄沙码头到芳村码头往来的依然是奔走在两岸讨生活的阿叔阿婶,年轻人赶着上班坐地铁公交,已经来不及放慢脚步搭船欣赏江边的风景。

6.这位银行家曾经在英国本土防卫自卫队服役,他用自己所学的拳击技术,每晚戴着黑色面具,系着多功能腰带,穿着国旗装和军裤,戴着露指手套,脚蹬军靴,全副武装追踪犯罪分子。

7.他由爷爷扶养,当时服役于巴顿军队,他的奶奶在一家银行工作,最初在秘书室后来晋升到了中层管理。

8.有几支美国救护车队将调派到意大利来,这所医院将照应他们和其他在意大利服役的美国人。

9.亚拉腊山,亚美尼亚人又爱又恨的国家标志,山麓下矗立着已服役31年的核电站,它仍然是这个国家决心与苦难的象征。

10.真理只能和永久的服役甚至与有力的牺牲相接近。屠格涅夫


AI解释


词语“服役”的意思:

服役,指担任一定的军事或公务任务,为国家或集体服务。通常指军人执行军事任务,也可以指公务员等执行公务工作。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服役”这个词语,但根据字典中的“役”字解释,可以推断出“服役”与“役”有关。“役”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使、用、劳役。

出处:

“服役”这个词语的出现与古代的军事制度有关,古代国家需要士兵来保卫国家,这些士兵被征召后,就需要在军队中服役。

同义词:

执行任务、服兵役、当兵、从军

反义词:

退役、退伍、辞职、退职

相关词语:

兵役法、服役期、征兵、退伍军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被诸葛亮俘虏后,诸葛亮并没有杀他,而是让他回到南蛮,带领南蛮人服役于蜀国,以此来安抚南蛮地区,这个故事中就涉及到“服役”的概念。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实行兵役制度,适龄青年都有义务服役于国家,保卫祖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