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役


拼音bǔ yì
注音ㄅㄨˇ 一ˋ

捕役

词语解释

捕役[ bǔ yì ]

⒈  旧指地方官府中捕捉犯人的差役。

runner (bailiff) seizing (arresting) criminals in a feudal yamen in the days of old;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州县官署中从事缉捕的差役。

《好逑传》第二回:“你可招呼众捕役,即便赶来,紧紧伺候。倘捉了人,可即飞马报知老爷,请他快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县令意外超迁之喜》:“一日,有捕役过一茅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回目:“乾嫂子色笑代承欢,老捕役潜身拿臬使。”

国语辞典

捕役[ bǔ yì ]

⒈  衙门里担任缉捕人犯的差役。

《福惠全书·卷一七·刑名部·总论》:「其缉盗之事,又必在于捕役。」
《儒林外史·第五〇回》:「话说那万中书在秦中书家厅上看戏,突被一个官员,带领捕役进来,将他锁了出去。」

分字解释


※ "捕役"的意思解释、捕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捕役”的意思:

“捕役”指的是古代官府中的捕快,即负责逮捕罪犯、维护治安的差役。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捕役”被解释为:“捕快,即捕役,掌捕盗贼。”

出处:

“捕役”作为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在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中均有出现。

同义词:

捕快

差役

皂隶

刑警

反义词:

非法分子

被捕者

嫌疑人

相关词语:

捕盗

执法

治安

法院

检察院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捕役”的故事和典故相对较少。但可以提及《水浒传》中关于“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其中捕役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故事讲述了宋江等好汉智取了生辰纲,而捕役负责追捕他们。

用这个词语造句:

清初时期,捕役们风餐露宿,日夜奔波,为了维护地方治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