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

戒鼓


拼音jiè gǔ
注音ㄐ一ㄝˋ ㄍㄨˇ

戒鼓

词语解释

戒鼓[ jiè gǔ ]

⒈  击鼓。

引证解释

⒈  击鼓。

《周礼·夏官·太仆》:“大丧,始崩,戒鼓,传达于四方。窆亦如之。”
郑玄 注:“戒鼓,击鼓以警众也。”
《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既戒鼓而骇众,用牲可以已矣。”
俞樾 《群经平议·穀梁传》:“戒即击鼓之名,字亦作駴。”

分字解释


※ "戒鼓"的意思解释、戒鼓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戒鼓”的意思:

“戒鼓”是指佛教中用来警示僧人作息、召集僧众的鼓声。在佛教寺院中,戒鼓声响起,僧人们便知道是时候进行法会、诵经或休息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戒鼓”一词,但根据其构成,可以推测其含义。其中,“戒”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禁也,止也”,意指禁止或停止;“鼓”字则指打击乐器,常用于召集或警示。因此,“戒鼓”可能是指用鼓声来警示或禁止某些行为。

出处:

“戒鼓”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佛教文化。在佛教寺院中,戒鼓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同义词:

警鼓、法鼓、召集鼓

反义词:

无明确反义词,但可理解为“无声”

相关词语:

僧侣、寺院、法会、诵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戒鼓”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在佛教寺院中,戒鼓声响起,僧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事务,聚在一起,共同修行。这种场景在网络上或许可以引发人们对佛教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用这个词语造句:

清晨,寺院里的戒鼓声响起,僧人们纷纷起床,开始新的一天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