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ō xíng
注音ㄅㄛ ㄒ一ㄥˊ
⒈ 施行刑法。
⒈ 施行刑法。
引《书·吕刑》:“今尔何监,非时 伯夷 播刑之迪。”
孔 传:“言当视 伯夷 布刑之道而法之。”
《礼记·缁衣》:“《甫刑》曰:‘播形之不迪。’”
郑玄 注:“播犹施也。‘不’衍字耳……言施刑之道。”
清 牟庭 《同文尚书·甫刑之命》:“《尚书》‘由’字多作‘迪’,而《緇衣》作‘播刑之不由。’《緇衣》注云:‘不字衍。’今据《书》义,当有‘不’字,非衍也……此为播施刑法之所不由其故,非尔所宜监视也。”
词语“播刑”的意思:
“播刑”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传播刑罚,即通过刑罚来警戒和惩罚犯罪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播刑”并未直接出现,但根据其字面意思,“播”有传播、散布之意,“刑”即刑罚,所以“播刑”可以理解为刑罚的传播或广泛使用。
出处:
“播刑”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文献,但可以从古代文献中的相关描述推测其用法。
同义词:
施刑
施罚
刑罚
施戒
反义词:
宽恕
免罚
赦免
宽大
相关词语:
刑罚制度
刑罚体系
刑法
刑事诉讼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播刑”一词较为生僻,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皇帝为了维护法纪,常常对罪犯进行播刑,以儆效尤,警示百姓遵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