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幅巾


拼音fú jīn
注音ㄈㄨˊ ㄐ一ㄣ

幅巾

词语解释

幅巾[ fú jīn ]

⒈  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后裁出脚即称幞头。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后裁出脚即称幞头。

《东观汉记·鲍永传》:“更始 殁, 永 与 冯钦 共罢兵,幅巾而居。”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及 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敛以时服”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汉 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幞头巾子》:“今 宋 朝所谓头巾,乃古之幅巾,贱者之服。”
《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西门庆 那日不往那去,在家新捲棚内,深衣幅巾坐的,单等妇人进门。”

国语辞典

幅巾[ fú jīn ]

⒈  古代以缣全幅所做的头巾。

宋·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缁服苍颜,幅巾绳履,是个道人打扮。」

分字解释


※ "幅巾"的意思解释、幅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幅巾”的意思:

“幅巾”是指一种用一幅布制成的头巾,古代士人常以此作为装饰或简便的冠帽。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幅巾”条目的解释可能涉及其材质、用途以及与古代服饰文化的关系。由于《康熙字典》是古代的大型字典,具体的解释可能包含以下内容:

用布制成,一布一幅。

常用于古代士人的日常装扮。

作为一种头饰,有时也用作冠帽。

出处:

“幅巾”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士人服饰的记载中。具体出处可能包括《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

同义词:

布巾

布冠

布帻

反义词:

玉冠

金冠

珠冠

相关词语:

服饰

古代服饰

士人

装束

仪容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幅巾”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较少,但可以想象,与古代士人文化、服饰习俗相关的故事可能会提及“幅巾”。例如,一些关于古代文人雅士的传说可能会描述他们如何以幅巾作为身份的象征。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古代的画像中,头戴幅巾,显得格外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