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ǔ láng
注音ㄩˇ ㄌㄤˊ
⒈ 指北周诗人庾信。
⒉ 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⒊ 指南朝齐庾杲之。杲之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韮、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韭。事见《南齐书》本传。
⒈ 指 北周 诗人 庾信。
引宋 姜夔 《齐天乐》词:“庾郎 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⒉ 借指多愁善感之诗人。
引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邨》词:“牧马长嘶,征笳互动,併入愁怀抱;定知今夕, 庾郎 瘦损多少!”
⒊ 指 南朝 齐 庾杲之。杲之 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 庾郎 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韮。事见《南齐书》本传。
引唐 陆龟蒙 《中酒赋》:“周子 之菘向晚, 庾郎 之薤初春。”
1.在人才济济的长安城不说是惊采绝艳可也算是风华正茂,正是庾郎最年少,芳草妒春袍的年纪。
词语“庾郎”:
意思:庾郎是古代对年轻人的美称,也指英俊的青年。
康熙字典解释:庾郎,人名,见《晋书·庾敳传》。后以庾郎称英俊的青年。
出处:《晋书·庾敳传》
同义词:英俊、年少、少年
反义词:老态、衰老、暮年
相关词语:庾亮、庾翼、庾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庾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形容英俊的青年,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中有“庾郎中郎,翩翩少年”之句。
造句:庾郎翩翩,风度翩翩,是众人眼中的翩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