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wéi

百围


拼音bǎi wéi
注音ㄅㄞˇ ㄨㄟˊ

繁体百圍

百围

词语解释

百围[ bǎi wéi ]

⒈  极言树干之粗。亦借指大树。

引证解释

⒈  极言树干之粗。亦借指大树。

《庄子·齐物论》:“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扶桑 东五万里,有 磅磄山。上有桃树百围。其花青黑,万岁一实。”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宋 范成大 《寄题林景思雪巢》诗之三:“万境人踪尽絶,百围天籟都沉。”

分字解释


※ "百围"的意思解释、百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百围”的意思:

“百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用来形容树木的粗大。具体来说,一围是指树木胸径一尺,所以“百围”就是指树木胸径达到一百尺,形容树木极其粗大。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百围”条目解释为:“百围,树木大也。一围,径一尺也。百围,径百尺也。”

出处:

“百围”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等。

同义词:

百尺

百丈

千围

反义词:

一围

细弱

瘦小

相关词语:

胸围

树围

树干

树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百围”的典故,可以提及《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文中描述了庄子与惠施的对话,其中庄子用“百围之木”比喻自己的境界,意指自己的胸怀宽广,能包容万物。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棵百围的古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成为了这片土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