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ijiǎ

拜假


拼音bài jiǎ
注音ㄅㄞˋ ㄐ一ㄚˇ

拜假

词语解释

拜假[ bài jiǎ ]

⒈  拜授临时官爵。

引证解释

⒈  拜授临时官爵。 《逸周书·克殷》:“叔振 奏拜假,又陈常车。

周公 把大鉞, 召公 把小鉞以夹王。”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
《新唐书·河间王孝恭传》:“明年,拜 信州 总管,承制得拜假。”

分字解释


※ "拜假"的意思解释、拜假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拜假”的意思:

“拜假”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请假。在古代,人们请假时可能会用“拜假”这个词,其中“拜”有拜见、拜谒之意,表示对上级或尊长表示敬意,而“假”则是指请假。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拜假”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根据“拜”和“假”的解释,可以推测“拜假”可能是指请假的行为。

出处:

“拜假”的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但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因为它是从“拜”和“假”两个词组合而成的,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成语或词语。

同义词:

请假

休沐

请休

反义词:

留校

不请假

上班

相关词语:

请假条

请假函

假期

休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拜假”这个词语在现代社会中并不常见,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因为家里有急事,不得不向领导提出拜假,希望得到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