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g

舞象


拼音wǔ xiàng
注音ㄨˇ ㄒ一ㄤˋ

舞象

词语解释

舞象[ wǔ xiàng ]

⒈  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孔颖达疏:“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后以指成童之年。

⒉  会舞蹈的象。

引证解释

⒈  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 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
孔颖达 疏:“舞象,谓舞武也。 熊氏 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后以指成童之年。 唐 邢璹 《<周易略例>序》:“臣舞象之年,鼓篋鱣序,渔猎坟典,徧习《周易》,研穷耽玩,无舍寸阴。”
明 张煌言 《<奇零草>序》:“余自舞象,輒好为诗歌。”
清 钱谦益 《泽州王氏节孝阡表》:“府君父殁时,纔舞象耳。”

⒉  会舞蹈的象。

《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亥,詔 文单国 所献舞象三十二,令放 荆山 之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蛮王宴 汉 使於 百花楼 前,设舞象。曲乐动,倡优引入一象,以金羈络首,锦襜垂身,随膝腾踏,动头摇尾,皆合节奏。”

分字解释


※ "舞象"的意思解释、舞象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舞象”的意思:

“舞象”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原指男子成年后的一种礼仪,即行成年礼时跳象舞,后来引申为男子成年的意思。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舞象”,但是“舞”字有“舞动”、“表演”的意思,“象”字有“大象”之意,结合起来可能是指成年礼上的象舞。

出处:

“舞象”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这里的“成童”指的是15岁的男子,他们学习射箭和骑马,同时也会跳象舞,表示成年。

同义词:

成人

男子成年

舞蹈成年礼

反义词:

幼年

少年

未成年

相关词语:

成人礼

成年

男子汉

象舞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舞象”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传统文化中,它与男子成年的仪式和成长过程有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舞象之礼即将到来,意味着他将正式成为家族的一员,肩负起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