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罚


拼音yì fá
注音一ˋ ㄈㄚˊ

繁体佚罰

佚罚

词语解释

佚罚[ yì fá ]

⒈  谓罚而失当。

引证解释

⒈  谓罚而失当。

《书·盘庚上》:“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
孔 传:“佚,失也。”
蔡沉 集传:“惟我一人失罚其所当罚也。”
《国语·周语上》引《盘庚》作“逸罚”。 韦昭 注:“逸,过也。”
宋 陆游 《邵武县兴造记》:“比为政期年,家无弗伸之冤,庭无弗直之讼,善无滥刑,恶无佚罚。”
《明史·蒋允仪传》:“时 广寧 已失, 熊廷弼、王化贞 俱论死,而兵部尚书 张鹤鸣 如故,纠之者反获谴。 允仪 不平,疏詆其同罪佚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或谓某杀人至多,天何不殛其身而殛其子,有佚罚焉。”

分字解释


※ "佚罚"的意思解释、佚罚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佚罚”的意思:

“佚罚”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意指宽恕或免除刑罚。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较为少见,但可以理解为对犯错者的宽容处理,不予以严厉的惩罚。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佚”字有“宽、放任”之意,“罚”字有“惩罚”之意。因此,“佚罚”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对犯错者采取宽容的态度,不予以惩罚。

出处:

“佚罚”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它可能出现在古代文献、诗词或历史故事中,但具体出处难以考证。

同义词:

宽恕

免罚

宽容

豁免

反义词:

严惩

严罚

严厉

惩处

相关词语:

宽宥

豁免

恕免

赦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佚罚”这个词语较为冷门,目前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皇帝为了安抚民心,决定对那些因自然灾害而家破人亡的百姓实行佚罚,减轻他们的赋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