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shī

暴尸


拼音bào shī
注音ㄅㄠˋ ㄕ

繁体暴屍

暴尸

词语解释

暴尸[ bào shī ]

⒈  亦作“暴尸”。

引证解释

⒈  见“暴尸”。亦作“暴尸”。暴露尸骸。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勇》:“﹝ 聂政 ﹞功成求得,退自刑於朝,暴尸於市。”
《后汉书·五行志一》:“固(李固 )是日幽毙于狱,暴尸道路。”
陈登科 肖马 《破壁记》第十章:“这个小流氓和老流氓一道去见阎王,暴尸黄沙了。”

分字解释


※ "暴尸"的意思解释、暴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长安的老百姓高兴得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

2.在浩翰的大海中航行,迷失方向,水手将葬身海底;在茫茫的戈壁中跋涉,迷失方向,旅者将暴尸荒野;在无边的探索中寻找希望之光,迷失方向,你将会与成功擦肩而过,抱憾终生.

3.陆忠义放下心来,料度这臭小子定然暴尸荒野,一了百了。


AI解释


词语“暴尸”的意思:

“暴尸”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将尸体暴露在外,不进行妥善安葬。这个词语多用于形容人死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安葬,常带有贬义。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暴尸”被解释为“尸身暴露不葬”。

出处:

“暴尸”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左传》中就有相关记载。

同义词:

露尸

陈尸

尸暴

反义词:

埋葬

安葬

封棺

相关词语:

尸骨

尸体

尸首

尸骸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暴尸”在网络上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典故,如一些网络事件中,有些人因为某些原因被曝光在网络上,被戏称为“暴尸网络”。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个老人在街头暴尸了三天三夜,无人问津,让人深感社会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