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骨

词语解释
鹤骨[ hè gǔ ]
⒈ 修道者的骨相。
⒉ 伶仃瘦骨。
⒊ 鹤骨笛。
引证解释
⒈ 修道者的骨相。
引唐 孟郊 《石淙》诗之五:“飘飘鹤骨仙,飞动鼇背庭。”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道人絶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⒉ 伶仃瘦骨。
引五代 齐己 《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诗:“瘦应成鹤骨,閒想似禪心。”
金 元好问 《工部赵侍郎下世日作》诗:“鹤骨翛然卧石牀,情知合眼即仙乡。”
清 周亮工 《哭陈开仲》诗:“鹤骨难支萧寺雨,鶻魂彳亍故园心。”
⒊ 鹤骨笛。
引清 石同福 《探春慢·小庚先生以孤山探梅词见示继声奉教》词:“鹤骨频吹,梅魂未醒。都入客怀凄怨。”
分字解释
※ "鹤骨"的意思解释、鹤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右边身材较为修长的道士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竟然是武当派开山鼻祖张三丰。
2.何清平见这老道仙风鹤骨,人虽然异常苍老,但立身姿势确如钟如剑,安若泰山,不可撼动,可见其道行法术多深。
AI解释
词语“鹤骨”的意思:
“鹤骨”指的是鹤的骨骼,比喻人的清瘦、高雅。常用来形容人清瘦而高雅的气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鹤骨”词条如下:
鹤骨:鹤之骨也。亦以喻人清瘦。
出处:
“鹤骨”这个词语出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跃于渊,或在于沙。”这里的“鹤鸣于九皋”即以鹤鸣声远大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同义词:
鹤骨清姿
鹤骨仙风
鹤骨仙态
反义词:
鹤骨鸡皮(形容人瘦弱而缺乏精神)
相关词语:
鹤发童颜(形容人长寿而精神饱满)
鹤立鸡群(形容人才能出众,与众不同)
鹤舞九天(形容人志向远大)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鹤骨”的典故,最著名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吾闻鹤骨之鹤,其色白,其声清,其行直,其志高,其德洁,其形独,吾欲与汝游。’”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对鹤骨的赞美。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鹤骨清姿,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相关词语
- gǔ jié骨节
- qí hè骑鹤
- liáo dōng hè辽东鹤
- huà hè化鹤
- yí gǔ遗骨
- qū gàn gǔ躯干骨
- gǔ jié yǎn骨节眼
- fēng shēng hè lì风声鹤唳
- zhú jiē gǔ竹节骨
- gǔ gàn骨干
- hè mín guó鹤民国
- hé gǔ合骨
- yě hè gū yún野鹤孤云
- shān gǔ山骨
- zhàng gǔ障骨
- dì gǔ pí地骨皮
- rǎng jī jí gǔ攘肌及骨
- wāi là gǔ歪辣骨
- hè zhǎo鹤爪
- gǔ ròu xiāng lián骨肉相连
- zhēng zhēng tiě gǔ铮铮铁骨
- lù gǔ露骨
- hún gǔ yā jì浑骨丫髻
- hè gǔ鹤骨
- hè gǔ鹤骨
- lú gǔ颅骨
- shì gǔ市骨
- kū gǔ xiǔ jǐ枯骨朽脊
- gǔ lì骨力
- ráo gǔ桡骨
- hè qí鹤骑
- hè cān鹤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