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

词语解释
吏隐[ lì yǐn ]
⒈ 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⒉ 山名。一名洼尊山。在浙江省缙云县。
引证解释
⒈ 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引唐 宋之问 《蓝田山庄》诗:“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唐 白居易 《江州司马厅记》:“江州 左 匡庐,右 江 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隐者,捨此官何求焉?”
宋 王禹偁 《游虎丘》诗:“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芗畇公挽联》:“鱣舍怡情,看三径香多,省识人如菊淡;鲤庭侍养,悵六年吏隐,遽闻诗咏莪哀。”
⒉ 山名。一名 洼尊山。在 浙江省 缙云县。
引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地上》:“吏隐山,在 縉云,县令 李阳冰 退居于此山,创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 阳冰 凿石为洼尊。”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六·处州府》:“吏隐山,县治东北,一名 洼尊山,以 唐 县令 李阳冰 名。”
分字解释
※ "吏隐"的意思解释、吏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吏隐”的意思:
“吏隐”是指古代官员为了躲避官场纷争或追求隐逸生活而隐居的行为。这里的“吏”指的是官吏,“隐”则是指隐居、退隐。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吏隐”这个词语,但根据“吏”和“隐”的各自解释,可以推断出“吏隐”的意思。
出处:
“吏隐”这个词语没有特定的出处,但可以推测,它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用来描述官员隐居的行为。
同义词:
1. 退隐
2. 隐退
3. 归隐
反义词:
1. 出仕
2. 入世
相关词语:
1. 隐居
2. 归隐
3. 退隐
4. 避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吏隐”这个词语较为冷门,网络上并没有广泛流传的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些描述官员隐居的故事。
造句:
1. 那位曾经声名显赫的官员在退休后选择了吏隐,过上了宁静的田园生活。
2. 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最终决定吏隐,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相关词语
- yǐn cáng隐藏
- yǐn yōu隐忧
- yǐn qíng隐情
- yǐn rěn隐忍
- lǐ lì里吏
- jiāng lì疆吏
- qiáng dōng yǐn墙东隐
- yǐn yǐn隐隐
- yǐn huì隐讳
- yǐn mò隐没
- mìng lì命吏
- yǐn bì隐蔽
- yún xiāng lì芸香吏
- guī yǐn归隐
- yǐn xíng隐形
- dà yǐn大隐
- tuì yǐn退隐
- yǐn xìng xìng zhuàng隐性性状
- yǐn mì隐密
- jiāng lì将吏
- yǐn yù隐喻
- yǐn xiàn隐现
- yǐn shēn cǎo隐身草
- yǐn shēn fú隐身符
- yǐn dào隐悼
- yǐn huàn隐患
- yǐn sī隐私
- yǐn jū隐居
- yǐn mì隐秘
- wù yǐn物隐
- yǐn shì隐士
- yǐn tǐ huā隐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