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wù
注音ㄈㄨˋ ㄨˋ
繁体負物
⒈ 背物;载物。
⒉ 有负众望。
⒊ 欠债。
⒈ 背物;载物。
引《魏书·食货志》:“神龟、正光 之际,府藏盈溢, 灵太后 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
《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宋 洪兴祖 补注:“此言鼇在海中,其负山若舟之负物,今释水而陆,反为人所负,何罪而见徙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其负物则少者轻,老者重。”
⒉ 有负众望。
引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辞放流表》:“行不负物,心不愧神。”
⒊ 欠债。
引明 徐献忠 《吴兴掌故集·杂考》:“其邻有责息於外,歷年不还,乃假之使责让,惧以祸福。负物者以为鬼神,即畀还之,其人亦自不知所以然。”
词语“负物”的意思是指携带或背负物品。
康熙字典解释:
负物:负担物品,携带物品。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负物者,身重而心轻,行必不达。”
《后汉书·班超传》:“负物者,其心必不专。”
同义词:
携带、背负、负荷、扛、提、挎
反义词:
放下、卸下、抛弃
相关词语:
负累、负担、负重、负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负物”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故事,如古代战争中的士兵负物行军,或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背负重物行走。
造句:
他负物前行,不畏艰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