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谏喻


拼音jiàn yù
注音ㄐ一ㄢˋ ㄩˋ

繁体諫喻

谏喻

词语解释

谏喻[ jiàn yù ]

⒈  见“谏谕”。

引证解释

⒈  见“諫諭”。

分字解释


※ "谏喻"的意思解释、谏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谏喻”的意思:

“谏喻”是一个汉语词汇,由“谏”和“喻”两个词组成。其中,“谏”指的是对上级或长辈提出忠告或批评,表示劝告、规劝;“喻”则是指用比喻、象征等方式说明事理。所以,“谏喻”整体的意思是规劝、劝告别人,用比喻或象征的方式说明道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谏喻”的解释为:“谏,进善言也。喻,明也。言以善言进之,使明其理也。”

出处:

“谏喻”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大雅·文王》篇:“维此文王,昭事上帝,聿修厥德,谏诤不避,敬德如宾,以事上帝。”这里的“谏诤不避”即指谏喻。

同义词:

劝诫、规劝、劝告、劝诱、讽谏、劝诲、劝诫、告诫

反义词:

忽视、放纵、纵容、默许、姑息、放任

相关词语:

谏言、谏议、谏诤、劝诫、劝勉、劝导、劝告、劝诱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关于“谏喻”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劝告刘备的故事。诸葛亮在刘备攻占益州后,多次谏喻刘备,提醒他不要因为胜利而骄傲自满,要勤政爱民,修德治政,以免失去民心。

用这个词语造句:

皇帝听了大臣的谏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定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