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nshǐ

军使


拼音jūn shǐ
注音ㄐㄨㄣ ㄕˇ

繁体軍使

军使

词语解释

军使[ jūn shǐ ]

⒈  官名。掌军中的赏功罚罪。

引证解释

⒈  官名。掌军中的赏功罚罪。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出 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京师稍安。”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及 景略 卒,军中请以﹝ 任迪简 ﹞为主,自卫佐拜御史中丞,为军使。”

分字解释


※ "军使"的意思解释、军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黎方防卫*理反对以军使用飞弹攻击,这样可能会引起黎军的报复及重燃战火。


AI解释


词语“军使”指的是古代军事派遣的使者,或者是掌管军事事务的官员。通常在战争时期或边防管理中,国家会派遣军使到前线或边疆执行命令、协调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

军使,字从冂(kēng,军队的意思),从人,表示军事使者。古汉语中指军队派遣的使者或管理军事的官员。

出处:

“军使”一词的用法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如“乃遣军使持节以报晋师”。

同义词:

使者、参军、参军使、军曹、军司马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与“军使”相对的是负责民事的官员,如太守、刺史等。

相关词语:

军令、军规、军营、边塞、战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国演义》中,曹操曾派遣使者——蒋干去东吴劝降周瑜,蒋干被称为“军使”。这个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

造句:

唐朝时期,皇帝派遣军使前往边疆安抚边民,巩固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