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ūn shǐ
注音ㄐㄨㄣ ㄕˇ
繁体軍使
1.但黎方防卫*理反对以军使用飞弹攻击,这样可能会引起黎军的报复及重燃战火。
词语“军使”指的是古代军事派遣的使者,或者是掌管军事事务的官员。通常在战争时期或边防管理中,国家会派遣军使到前线或边疆执行命令、协调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
军使,字从冂(kēng,军队的意思),从人,表示军事使者。古汉语中指军队派遣的使者或管理军事的官员。
出处:
“军使”一词的用法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如“乃遣军使持节以报晋师”。
同义词:
使者、参军、参军使、军曹、军司马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与“军使”相对的是负责民事的官员,如太守、刺史等。
相关词语:
军令、军规、军营、边塞、战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国演义》中,曹操曾派遣使者——蒋干去东吴劝降周瑜,蒋干被称为“军使”。这个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
造句:
唐朝时期,皇帝派遣军使前往边疆安抚边民,巩固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