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ì qī
注音ㄕˋ ㄑ一
⒈ 亦作“柹漆”。
⒉ 椑柿捣碎所浸出的汁液。因涂附物上可防腐御湿,多用以漆涂器物,故称。
⒈ 亦作“柹漆”。椑柿捣碎所浸出的汁液。因涂附物上可防腐御湿,多用以漆涂器物,故称。
引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岭 外有果子,名捻子…… 东坡 改名海漆,言捣其叶可代柿漆用。”
《水浒传》第一〇二回:“当下 王庆 对着 李助 坐地,当不的那油纸扇儿的柿漆臭,把皂罗衫袖儿掩着鼻听他。”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椑柿》:“﹝椑柹﹞捣碎浸汁谓之柹漆,可以染罾、扇诸物,故有漆柹之名。”
⒈ 含有涩味的椑柿捣碎后榨出的汁液。涂于器物上可以御湿防腐。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〇·果部·椑柿》:「椑乃柿之小而卑者,……捣碎浸汁,谓之柿漆,可以染罾扇诸物。」
词语“柿漆”的意思:
“柿漆”是指用柿子的树皮或果实制成的漆料,主要用于涂料、粘合剂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收录“柿漆”这个词语,因此无法提供康熙字典的解释。
出处:
“柿漆”的出处并不明确,可能是民间用语或地方方言。
同义词:
漆、漆料、树漆
反义词:
无
相关词语:
漆器、漆画、漆木、漆器工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没有找到与“柿漆”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家里有一件古老的漆器,上面涂的漆料就是用柿漆制成的,看起来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