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禄

词语解释
胡禄[ hú lù ]
⒈ 亦作“胡鹿”。亦作“胡簏”。亦作“胡?”。亦作“胡簶”。
⒉ 藏矢的器具。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胡鹿”。亦作“胡簏”。亦作“胡簶”。藏矢的器具。
引《玉篇·竹部》:“簶,胡簶,箭室。”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贞元 中,有一将军家出饭食,每説物无不堪喫,惟在火候,善均五味。尝取败障泥、胡禄修理食之,其味极佳。”
禄,一本作“鹿”,《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作“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异鱼。东海渔人言近获鱼长五六尺,肠胃成胡鹿刀槊之状,或号秦皇鱼。”
《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 负韊矢” 唐 司马贞 索隐:“韊音兰,谓以盛矢,如今之胡簏而短也。”
《新唐书·兵志》:“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礪石,大觽,毡帽,毡装,行縢皆一。”
分字解释
※ "胡禄"的意思解释、胡禄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胡禄”的意思:
“胡禄”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如蒙古、突厥等民族所用的货币,也指这些民族所使用的银两、牲畜等财物。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已经较少使用,多见于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胡禄”的解释如下:
胡禄:北狄用银为币,其大者曰胡禄,小者曰胡银。
出处:
“胡禄”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史书、文学作品中。例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中都有提到。
同义词:
1. 胡币
2. 胡银
反义词:
1. 人民币
2. 铜钱
相关词语:
1. 胡币
2. 胡银
3. 牲畜
4. 货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胡禄”一词较少出现在现代网络故事或典故中,以下提供一个与古代相关的故事: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派遣使者到突厥地区进行外交交流。使者携带大量胡禄作为礼物,以示友好。在突厥地区,胡禄被当作贵重财物,使者所携带的胡禄引起了突厥可汗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谈判,突厥可汗同意与唐朝结盟,共同抵御外敌。
用这个词语造句:
唐朝时期,使者携带了大量的胡禄作为礼物,成功地与突厥结成了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