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祭


拼音pū jì
注音ㄆㄨ ㄐ一ˋ

繁体撲祭

扑祭

词语解释

扑祭[ pū jì ]

⒈  杀马而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礼仪。

引证解释

⒈  杀马而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礼仪。

《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一》:“遣右驍卫将军 石德超 等押先皇御马二匹,往 相州 西山扑祭,用北俗礼也。”

分字解释


※ "扑祭"的意思解释、扑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扑祭”:

意思:扑祭是一种祭祀活动,指用鲜花、食物等祭品向神灵或祖先献祭,以表达敬意和祈求。

康熙字典解释:扑祭,祭祀也。见《礼记·祭统》。

出处:《礼记·祭统》。

同义词:祭祀、祭拜、祭奠、祭献等。

反义词:不祭、废祭、忘祭等。

相关词语:祭品、祭坛、祭文、祭拜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扑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曾向贾母扑祭,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某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参加家族扑祭的经历,感慨祖先的恩德,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造句: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举行扑祭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