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牍


拼音sù dú
注音ㄙㄨˋ ㄉㄨˊ

繁体素牘

素牍

词语解释

素牍[ sù dú ]

⒈  犹素书。指书札。亦指书籍。

引证解释

⒈  犹素书。指书札。亦指书籍。

晋 陶潜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逯钦立 校注:“素牘,指书籍。”

国语辞典

素牍[ sù dú ]

⒈  书籍。

晋·陶渊明〈自祭文〉:「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分字解释


※ "素牍"的意思解释、素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素牍”的意思:

“素牍”是指未经书写的竹简或木简,泛指未书写的简牍,也用来比喻未经修饰的文辞或文章。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素牍”的解释可能是指未写字的竹简,用来比喻文章未经润色或修饰。

出处:

“素牍”这个词语的出处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来源于古代书写材料的使用,即竹简和木简在书写前的状态。

同义词:

素简

素简牍

反义词:

润色

精雕细琢

相关词语:

竹简

木简

书牍

文章

笔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素牍”这个词语本身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用这个词语来描述古代文人的写作状态,即最初未经修饰的写作过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作品一开始只是几篇素牍,但经过反复修改,最终成为了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