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shì

赊贳


拼音shē shì
注音ㄕㄜ ㄕˋ

繁体賒貰

赊贳

词语解释

赊贳[ shē shì ]

⒈  亦作“賖贳”。

⒉  犹赊贷。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賖貰”。犹赊贷。

《周礼·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货而敛賖” 汉 郑玄 注:“民无货,则賖貰而予之。”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 隂赊貰,为兵作絳衣行縢。”
夏仁虎 《旧京琐记·宫闱》:“清 末, 蒋 以内府领款不易,遂中落,然承值如故,内监例钱往往赊貰。”

分字解释


※ "赊贳"的意思解释、赊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赊贳”的意思:

“赊”指的是买卖时延期支付货款,即赊账。

“贳”与“赊”同义,也是指延期支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赊”和“贳”通常被解释为同义词,指买卖时延期支付货款的行为。

出处:

“赊贳”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买卖活动中。

同义词:

赊账、赊欠、挂账、拖账

反义词:

即时付款、现款交易

相关词语:

赊销、赊购、赊账不还、拖欠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赊贳”直接相关,但这个词可以出现在一些古代小说或故事中,描述人物之间的借贷关系。

用这个词语造句:

张老板的店铺生意兴隆,许多顾客都选择赊贳购买商品,张老板因此积累了大量的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