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芦


拼音hú lú
注音ㄏㄨˊ ㄌㄨˊ

繁体胡蘆

胡芦

词语解释

胡芦[ hú lú ]

⒈  同“葫芦”。

⒉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状如两个球连在一起,成熟后表面光滑,可做器皿,常用以盛酒。

引证解释

⒈  同“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状如两个球连在一起,成熟后表面光滑,可做器皿,常用以盛酒。

唐 杜甫 《草堂》诗:“邻里喜我归,沽酒携胡芦。”

分字解释


※ "胡芦"的意思解释、胡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目前德国各地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正在彻底追查这两批胡芦巴种子的销售情况,以便从市场上完全清除这些可能被病菌污染的种子。


AI解释


词语“胡芦”是一个多义词,以下是详细解释:

意思:

1. 葫芦:一种蔓生植物,果实可食用,形状如瓶子。

2. 胡芦:方言,葫芦的通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葫芦”的解释为:“胡芦,即葫芦,可食之,有柄。”

对“胡芦”的方言用法未作具体解释。

出处:

“胡芦”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卷耳,即葫芦的别名)

同义词:

葫芦

葫芦瓢

瓢葫芦

反义词:

无相关反义词

相关词语:

葫芦娃:源自中国神话故事,指一群能够变成葫芦的神话人物。

葫芦岛:位于中国辽宁省,因盛产葫芦而得名。

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葫芦”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有很多,例如《葫芦兄弟》动画片,讲述了一群葫芦娃保护家园的故事。

造句:

1. 妈妈在花园里种了很多葫芦,它们长成了一个个可爱的葫芦娃。

2. 姑姑送给我一个漂亮的葫芦,我非常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