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ú xíng
注音ㄕㄨˊ ㄒ一ㄥˊ
繁体贖刑
⒈ 谓用钱物赎罪。
⒈ 谓用钱物赎罪。
引《书·舜典》:“金作赎刑。”
孔 传:“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
宋 陈亮 《问答下》:“舜 又多为之法以出之,而 夏 於赎刑为尤详。”
《清史稿·刑法志二》:“赎刑有三:一曰纳赎,无力照律决配,有力照例纳赎。二曰收赎,老幼废疾、天文生及妇人折杖,照律收赎。三曰赎罪,官员正妻及例难的决,并妇人有力者,照例赎罪。”
⒈ 用钱财来减免罪刑。
引《书经·舜典》:「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词语“赎刑”的意思:
“赎刑”是指用财物、劳役或其他形式代替刑罚,即用金钱或物品来弥补犯罪行为对受害者或社会造成的损失,以代替刑事处罚的一种方式。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赎”字有赎回、补偿之意,“刑”字则指刑罚。因此,“赎刑”在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涉及用财物代替刑罚。
出处:
“赎刑”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出处,它是基于“赎”和“刑”两个字的含义组合而成的一个复合词。
同义词:
赔偿、赎回、补偿、赎罪
反义词:
惩罚、惩处、处决
相关词语:
赎金、赎身、赎买、赎罪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一些故事或典故中提到了赎刑。例如,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关于吴起为了救国而主动请求赎刑的记载。
造句: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决定用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来赎刑,希望能够得到受害者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