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òng

纵逸


拼音zòng yì
注音ㄗㄨㄥˋ 一ˋ

繁体縱逸

纵逸

词语解释

纵逸[ zòng yì ]

⒈  亦作“纵佚”。恣纵放荡。

⒉  豪迈奔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纵佚”。恣纵放荡。

晋 张华 《博陵王宫侠曲》之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
《旧唐书·王君廓传》:“在职多纵逸,长史 李玄道 数以朝宪胁之,惧为所奏,殊不自安。”
吴晗 《灯下集·论晚明“流寇”》:“他们有的是数不清的财富,过着舒服、淫荡、纵佚、无耻的生活。”

⒉  豪迈奔放。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李白》:“白 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下:“其( 杨凝式 )笔迹遒放,宗师 欧阳询 与 颜真卿 而加以纵逸。”
明 方孝孺 《题<王右军游目帖>》:“今观此帖,寓森严於纵逸,蓄圆劲於蹈厉。”

国语辞典

纵逸[ zòng yì ]

⒈  放纵荡逸。

《晋书·卷六二·刘琨传》:「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
晋·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之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

分字解释


※ "纵逸"的意思解释、纵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AI解释


词语“纵逸”的意思:

“纵逸”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放纵、任意行事,通常带有一定的消极意味,表示不顾规则或道德准则的任意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纵逸”的解释为:纵,放也;逸,逸乐也。纵逸,即任意放纵,追求逸乐。

出处:

“纵逸”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纵逸豪情,横行天下”的句子。

同义词:

放纵、放任、任性、纵情、肆意等。

反义词:

约束、节制、克制、严谨、守规等。

相关词语:

纵情、纵欲、纵火、放纵、放肆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许多以“纵逸”为题材的故事或典故,例如某些年轻人追求自由、不拘小节的“放荡不羁”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企业家在成功后过于放纵自己,导致事业失败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企业家在成功之后,开始纵逸起来,不再注重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公司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