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hán

冻寒


拼音dòng hán
注音ㄉㄨㄥˋ ㄏㄢˊ

繁体凍寒

冻寒

词语解释

冻寒[ dòng hán ]

⒈  挨冻受寒。

引证解释

⒈  挨冻受寒。

《荀子·富国》:“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事成功立,上下俱富。”
《文子·上仁》:“贫民饥饿,虎狼厌芻豢;百姓冻寒,宫室衣綺绣。”

国语辞典

冻寒[ dòng hán ]

⒈  寒冷。

如:「他发动募集旧衣,是为了让贫苦的人们免受冻寒之苦。」

分字解释


※ "冻寒"的意思解释、冻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冻寒”的意思:

“冻寒”是一个复合词,由“冻”和“寒”两个词组成。其中,“冻”指的是由于温度过低,物体表面或内部结冰的现象;“寒”则表示寒冷、凉意。所以,“冻寒”合起来指的是非常寒冷,气温低到足以使物体结冰的状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冻”字有多个解释,其中之一是“冰也,寒也”,即冰冻、寒冷的意思;“寒”字的解释则包括寒冷、冷清等义。所以,“冻寒”在《康熙字典》中可以理解为极寒的天气或状态。

出处:

“冻寒”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汉语中常用的词汇,来源于人们对寒冷天气的描述。

同义词:

冷冽、严寒、冰寒、寒冷、冰冻等。

反义词:

炎热、温暖、暖和等。

相关词语: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冷若冰霜、冰肌玉骨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冻寒”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诗词中的描写,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繁霜鬓”即形容人因寒冷而头发变白。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这个冻寒的冬日,人们纷纷穿上了厚重的棉衣,以抵御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