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òngshì

供事


拼音gòng shì
注音ㄍㄨㄥˋ ㄕˋ

供事

词语解释

供事[ gòng shì ]

⒈  清代京吏在衙门内各房科管理事务的,都称供事。

hold office;

⒉  奉事;履行职责。

引证解释

⒈  奉事;履行职责。

汉 韦玄成 《戒子孙》诗:“我既兹恤,惟夙惟夜;畏忌是申,供事靡憜。”

⒉  侍奉;服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古者,子妇供事舅姑,旦夕在侧,与儿女无异。”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释品》:“仁公 尝供事 高皇帝。其为诗秀丽夐拔。”
《明史·宦官传序》:“有老阉供事久,一日从容语及政事,帝大怒,即日斥还乡。”

⒊  奉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自负书剑》:“凌倚 隐 衡山,往来自负书剑,削竹为担,裹以乌毡。

倚 既死,山僧取以供事。”

⒋  清 代京吏之一。

《清会典·吏部·验封清吏司》:“凡京吏之别三:一曰供事,二曰儒士,三曰经承。”
注:“宗人府、内阁、上諭馆、文渊阁、翰林院、詹事府、中书科、内廷三馆及修书各馆,各衙门则例馆,皆曰供事。”
清 袁枚 《新齐谐·蔡京后身》:“有内阁供事 石俊 者,微有姿,而私处甚佳。”
清 林则徐 《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照得本部堂奉旨驰驛前往查办 海口 事件,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

国语辞典

供事[ gòng shì ]

⒈  奉养、服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古者,子妇供事舅姑,旦夕在侧,与儿女无异,故有此言。」
《明史·卷三〇四·宦官传一·序》:「有老阉供事久,一日从容语及政事,帝大怒,即日斥还乡。」

⒉  职官名。清代宗人府、内阁等衙门设供事,略同书吏。

分字解释


※ "供事"的意思解释、供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供事”的意思:

“供事”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原指在官府或贵族家中供职服役的人,相当于现代的“仆役”或“仆人”。后来也泛指从事某种工作或服务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供事”的解释为:“供,给也。事,职也。供事,谓供职服役之人也。”

出处:

“供事”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有“供事”一词的使用。

同义词:

仆役、仆人、家僮、僮仆、家丁

反义词:

雇主、主人、上司

相关词语:

供职、供役、供使、供役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供事”这个词语较为古老,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有关于供事的故事,如《红楼梦》中提到的贾府的家丁。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府中供事多年,深得主人信任,后来升任了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