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泥

词语解释
印泥[ yìn ní ]
⒈ 盖图章用的红色油质颜料。
英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引证解释
⒈ 在封泥上盖章。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赵彦卫 云:古印文作白文,盖用以印泥。”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印文阴阳之别》引 明 顾大韶 《炳烛斋随笔》:“古人之印章,以印泥故,凸起处其印文反凹,而凹陷处其印文反凸。”
⒉ 盖图章用的印料。多是红色,一般用朱砂、艾绒、蓖麻油混合制成。
国语辞典
印泥[ yìn ní ]
⒈ 盖印时所用的泥状颜料。用朱砂和油制成。
近紫泥 印油
英语red ink paste used for seal
德语Stempelkissen (S)
法语encre (encreur) pour sceaux
分字解释
※ "印泥"的意思解释、印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我们所使用的铸模,其来源是用自己活生生的手指所按捺的指纹、藉由处理玻璃表面上的指纹、以及处理沾墨渍或印泥之后的手指拓印。
2.还有这个印章,齐白石从来不用这种印油,齐白石用印油,早期是他自己调制,后来是用荣宝斋给他特供的,从画工以及印泥两个方面断定,这幅画是一幅赝品。
3.必须采用警示,以防止其他人用钢笔或印泥玷污.
AI解释
词语“印泥”的意思:
印泥,是指用来盖印章的专用粘合剂,通常由朱砂、银朱等红色颜料和粘合剂混合制成,干燥后具有粘性和弹性,可以盖出清晰的印章。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印泥”没有直接的解释,但在相关条目中提到,印泥是用朱砂、银朱等颜料和粘合剂制成的,用于盖印章。
出处:
印泥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印章的使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印泥作为印章使用的辅助材料,随着印章的发展而逐渐出现。
同义词:
印章胶、印色、印油
反义词:
无
相关词语:
印章、朱砂、银朱、印台、印泥盒、篆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印泥”在网络上并没有广为人知的特定故事或典故,但与印章相关的文化典故和故事较多。比如“印把子”一词,常用来比喻权力,源于古代官员携带印把子以便盖印的情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官员们通常携带印泥盒,以便在公务文书上盖章证明身份和效力。
相关词语
- shuǐ ní水泥
- yìn xiàng印象
- dǎ yìn打印
- yìn zhāng印张
- ní tǔ泥土
- yìn zhì印制
- yìn shuā印刷
- yìn dù印度
- yìn xiāng印香
- wǔ sè ní五色泥
- xīn xīn xiāng yìn心心相印
- yìn xiàng印像
- ní shǒu泥首
- ní rén泥人
- ní tú泥涂
- pèi yìn佩印
- ní jiān泥缄
- ní tǒng huā泥筩花
- wǎng ní lǐ cǎi往泥里踩
- yìn jīng yuàn印经院
- ní yán泥岩
- yìn ní印泥
- yìn ní印泥
- yìn cáo印曹
- yìn xiàng pài印象派
- zǐ ní shū紫泥书
- juān yìn镌印
- shǒu yìn手印
- zhuó ní shǒu斲泥手
- qīng ní lǐng青泥岭
- yìn jiàn印鉴
- yìn fú印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