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

砚滴


拼音yàn dī
注音一ㄢˋ ㄉ一

繁体硯滴

砚滴

词语解释

砚滴[ yàn dī ]

⒈  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

引证解释

⒈  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

唐 皎然 《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
宋 苏轼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诗:“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鬭妍。”

国语辞典

砚滴[ yàn dī ]

⒈  一种把水滴在砚台的文具。通常以玉、石、陶、瓷等制成。

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

分字解释


※ "砚滴"的意思解释、砚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砚滴”的意思:

“砚滴”是指古代文房四宝之一,用于砚台中的水滴,用来调节墨水的湿度,保持墨色适中。它类似于现代的墨水盒,但功能更为单一。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砚滴”可能被解释为用于砚台中的小水壶,用于添加清水以调节墨水的浓淡。

出处:

“砚滴”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房用具的记载,特别是在唐宋时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同义词:

砚水滴

墨水壶

砚滴子

反义词:

相关词语:

文房四宝

砚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砚滴”的故事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书房中使用的文房四宝,以及他们对于书法和绘画的热爱。一个相关的典故可能是关于古代文人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对艺术的追求,即使是没有砚滴,也会想方设法找到替代品。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的书房里,砚滴是文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常常在砚滴中注入清水,以保持墨色的鲜亮。

例句:老先生拿起砚滴,轻轻地在砚台里滴了几滴水,墨色顿时变得浓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