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ng

一榜


拼音yī bǎng
注音一 ㄅㄤˇ

一榜

词语解释

一榜[ yī bǎng ]

⒈  全榜,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即乙榜。指举人出身。

引证解释

⒈  全榜,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太宗 即位, 齐贤(张齐贤 )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有旨:一榜尽除京官通判。”

⒉  即乙榜。指举人出身。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由拣选知县,在 法兰西 打仗那年, 广西 边防上得了一个保举,过了同知直隶州班,指省到了 湖北。”

分字解释


※ "一榜"的意思解释、一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一榜”的意思:

“一榜”通常指的是同一榜文或名单上的所有人员。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一榜指的是同一年度的进士或举人名单。在现代,一榜也可以指同一批次的录取名单。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一榜”一词的解释,但根据“榜”字的解释,可以推测“一榜”的意思。康熙字典中“榜”字的解释为:“榜,揭也,以告众也。从木,旁声。”即指公开张贴的告示或名单。

出处:

“一榜”一词的出处主要与科举考试有关,特别是在明清两代,进士及第者会被公布在一榜上。

同义词:

一榜名单

一榜进士

一榜举人

一榜名册

反义词:

多榜

不在榜上

相关词语:

进士榜

举人榜

科举

榜文

榜眼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一榜”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典故。据《笑府》记载,有一个叫李渔的秀才,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上榜。有一天,他梦见自己终于中了进士,醒来后欣喜若狂,便把梦境告诉了妻子。妻子笑着说:“你既然中了进士,那我们家的狗也中了榜眼了。”这个故事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荒唐。

用这个词语造句:

去年高考结束后,我们班的一榜同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