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xiè

衔绁


拼音xián xiè
注音ㄒ一ㄢˊ ㄒ一ㄝˋ

繁体銜紲

衔绁

词语解释

衔绁[ xián xiè ]

⒈  马的嚼口和缰绳。谓制驭,驾驭。

引证解释

⒈  马的嚼口和缰绳。谓制驭,驾驭。

《后汉书·仲长统传》:“角知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復伉,势不足復校,乃始羈首係颈,就我之衔紲耳。”
李贤 注:“衔,勒也;紲,韁也。”

分字解释


※ "衔绁"的意思解释、衔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衔绁”的意思:

“衔绁”是指马的缰绳,比喻束缚或控制。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衔”字条下解释为“马口中所含的勒马之物,以铁为之,两端有环,以络头系之”,而“绁”字条下解释为“绳索,系马之物”。合起来“衔绁”即指马嚼子和缰绳,比喻束缚或控制。

出处:

“衔绁”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诗经·小雅·车舝》中有“岂无公侯,维是时矣。岂无将伯,维是时矣。维是时矣,是以弗敢。维是时矣,是以弗敢。岂无公侯,维是时矣。岂无将伯,维是时矣。维是时矣,是以弗敢。维是时矣,是以弗敢。”这里的“维是时矣”意指时机成熟,可以摆脱束缚。

同义词:

绳辔、缰绳、马勒、羁绊

反义词:

自由、解脱

相关词语:

勒马、驰骋、驯服、羁绊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衔绁”一词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较少出现,但可以将其与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相结合。例如,可以提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被诸葛亮用计七次擒获,最终在第七次被释放后,他感慨地说:“吾今始知汉人不可欺也!诸葛亮真神人也!”这里的“汉人不可欺也”可以理解为诸葛亮用智谋“衔绁”了孟获,使他认识到汉人的强大。

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英勇的战士们驾驭着战马,紧握着衔绁,冲锋陷阵,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