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ěng

省啬


拼音shěng sè
注音ㄕㄥˇ ㄙㄜˋ

繁体省嗇

省啬

词语解释

省啬[ shěng sè ]

⒈  亦作“省穑”。

⒉  爱惜。引申为节俭,节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省穡”。爱惜。引申为节俭,节约。

《左传·昭公元年》:“小国为蘩,大国省穡而用之,其何实非命。”
杜预 注:“穡,爱也。”
杨伯峻 注:“穡通嗇,爱惜也。”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无几何,有由勇爵而授赤社于兹者,激驰名於省嗇,谓相沿为非智,因请罢去其号,发践吏以董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嗇淡泊,有久长之理,是可以养寿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破除成格以用材贤,省嗇衣食以养战士。”

分字解释


※ "省啬"的意思解释、省啬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省啬”的意思:

“省啬”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节省、节俭的意思。它强调在消费或使用资源时,要尽量减少浪费,力求节约。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省”字条下有“节省”之意,“啬”字条下有“节省、节俭”之意。因此,“省啬”合起来即表示节省、节俭。

出处:

“省啬”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吾闻之,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以君子省啬而不吝。”这里的“省啬”即表示君子在生活上要节省、节俭。

同义词:

节约、俭省、俭朴、节俭、俭约、省俭、俭约、俭省、俭朴等。

反义词:

浪费、挥霍、奢侈、浪费、浪费、浪费、挥霍、浪费等。

相关词语:

节省、节约、俭约、俭朴、俭省、俭约、俭省、俭朴、俭约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省啬”的典故,可以参考古代成语“省啬为宝”,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个成语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文公在位时,国家财政困难,他提倡节俭,节省开支,使得国家逐渐富强。后来,人们用“省啬为宝”来形容节俭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用“省啬”造句:

我家里的老人一直很省啬,总是把剩菜剩饭留下来,第二天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