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shǒu

职守


拼音zhí shǒu
注音ㄓˊ ㄕㄡˇ

繁体職守
词性名词


职守

词语解释

职守[ zhí shǒu ]

⒈  任职的地方。

不应擅离职守。

post;

⒉  指工作范围内应尽的责任。

有亏职守。

duty;

引证解释

⒈  犹职责。亦指工作岗位。

《晋书·列女传·羊耽妻辛氏》:“职守,人之大义也。”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仁宗 朝,言者以士大夫不安职守,惟务奔竞,乞申严戒励。”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公子奉父命镇守 江夏,其任至重;今擅离职守,倘 东吴 兵至,如之奈何?”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像他那样忠于职守,能够离开我见,专以儿童为本位的人,我半生之中所见绝少。”

国语辞典

职守[ zhí shǒu ]

⒈  职务上的责任。

《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羊耽妻辛氏传》:「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
《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这是你们分内的事,职守当然,也怪你不得。」

如:「尽忠职守」。

责任

分字解释


※ "职守"的意思解释、职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山真诚、朴实、厚重、无私、奉献,它从远古走来,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无论时光隧道如何穿越伸延,山依旧恪尽职守,诚稳伟岸,亘古不变。

2.慕容宇根本不给程道远辩驳的机会,“说,是不是你玩忽职守,少算了一办的人!”。

3.重述概述,被告必然知道首要地违背者玩忽职守,可是能否实践地或建立性地学问是足够地,还不分明。

4.克尽职守,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是宋鱼水对国家对社会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5.你朝乾夕惕,如履如临,战战兢兢,只能尽忠职守,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官之德,官之本,也是民之福。

6.若有作奸犯科、玩忽职守甚或恣行酷政、鱼肉百姓者,朕能容之,国朝律法也难能容之!

7.玫瑰非常高尚,在盛夏或寒冬,都会出现玫瑰,一点也不畏惧严寒和酷暑,等于当一个忠于职守,不怕困难的卫士。虽然她很柔软,但她那种不畏恶劣环境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8.人们不应该平凡而落后,不应轻视平凡,只要忠于是职守,辛勤劳动,不管是名人还是侍者,这就是自豪。

9.毋庸置疑,尽管主客双方在法治传统、裁决机制和资源等方面都有差异,但在忠于职守和使命方面却是一致的,这一点彼此之间深有同感。

10.玫瑰非常高尚,在盛夏或寒冬,都会出现玫瑰,一点也不畏惧严寒和酷暑,等于当一个忠于职守,不怕困难的卫士。虽然她很柔软,但她那种不畏恶劣环境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AI解释


词语“职守”的意思:

“职守”指的是担任某种职务或工作所应尽的职责和守则。它强调的是对职责的忠诚和坚守。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职守”的解释为:“职,官也;守,执也。谓官吏所执之职分也。”

出处:

“职守”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职守其官”的记载,这是“职守”一词的早期使用。

同义词:

职责

职分

职权

职责范围

反义词:

懒惰

漠视

违规

擅离职守

相关词语:

职责感

职业道德

职业操守

职业素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守职”在古代中国是一种重要的官场文化。一个著名的典故是“守职如守城”,意指官员应当像守卫城池一样坚守自己的职责。这个故事强调了官吏对职守的重视。

用这个词语造句:

作为一名警察,他始终坚守职守,保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