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疾


拼音kē jí
注音ㄎㄜ ㄐ一ˊ

苛疾

词语解释

苛疾[ kē jí ]

⒈  重病。

⒉  犹疾病。

引证解释

⒈  重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
王冰 注:“苛,重也。”

⒉  犹疾病。

《管子·小问》:“除君苛疾,与若之多虚而少实。”
尹知章 注:“若,似也。谓君之材能多似有而非实,如此者,亦祝去之也。”
《吕氏春秋·审分》:“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姦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
高诱 注:“自,从也。君德合则祥瑞应,故苛疾无从来至也。”

分字解释


※ "苛疾"的意思解释、苛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苛疾”的意思:

苛疾指的是严重的疾病,特别是那些痛苦难忍、难以治疗的疾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出现“苛疾”一词,但根据康熙字典中“苛”字和“疾”字的解释,可以推断出“苛疾”的意思。其中,“苛”有严酷、苛求的意思,“疾”指疾病。因此,“苛疾”可以理解为严重的疾病。

出处:

“苛疾”一词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疾病严重的情况。

同义词:

顽疾

疾患

痛苦症

反义词:

轻症

病轻

康健

相关词语:

疾苦

疾痛

病魔

命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苛疾”的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疾病与抗争的故事,如古代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通过医术诊断出蔡桓公的“苛疾”,蔡桓公因拒绝治疗而最终丧命。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老者的苛疾折磨了他多年,但他的意志依然坚定,不向命运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