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shì

作士


拼音zuò shì
注音ㄗㄨㄛˋ ㄕˋ

作士

词语解释

作士[ zuò shì ]

⒈  新莽时官名。掌刑法。称从事劳作的工匠人等。

引证解释

⒈  新莽 时官名。掌刑法。

《汉书·百官公卿表》:“廷尉, 秦 官,掌刑辟…… 王莽 改曰作士。”

⒉  称从事劳作的工匠人等。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校尉 陈勋 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 句容 中道。”

分字解释


※ "作士"的意思解释、作士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驰则百兴俱废。圣人之治天下,鼓舞人心,振作士气,务使天下之人,如含露之朝叶,不欲如久旱之午苗。吕坤


AI解释


词语“作士”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负责教化百姓的官员,具有培养人才、推行教化的职责。以下是关于“作士”的详细解释:

意思

1. 负责教化百姓的官员。

2. 指具有教化能力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作士”的解释为:“作,起也。士,事也。谓起事教民也。”

出处

《周礼·地官·司徒》:“司徒掌教民之治,作士之教。”

同义词

1. 教化官

2. 士师

3. 教官

反义词

1. 无教化者

2. 无德者

相关词语

1. 教化

2. 士子

3. 士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作士”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一些教化故事,如孔子周游列国,推行教化,培养人才的故事。

造句

在古代,作士们肩负着教化百姓、培养人才的重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