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yuàn

知院


拼音zhī yuàn
注音ㄓ ㄩㄢˋ

知院

词语解释

知院[ zhī yuàn ]

⒈  五代后晋天福初,桑维翰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知院之名,始此。宋代枢密院不置枢密使时,则以他官知枢密院事,因称知院。后遂为枢密使的通称。

引证解释

⒈  五代 后晋 天福 初, 桑维翰 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知院之名,始此。 宋 代枢密院不置枢密使时,则以他官知枢密院事,因称知院。后遂为枢密使的通称。

《宋史·职官志二》:“国初,言无定制,有使则置副,有知院则置同知院,资浅则用直学士签书院事。”

分字解释


※ "知院"的意思解释、知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知院”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指的是“掌管或主管某个机构的官员”。它通常用于指代掌管某种事务或机构的官员,如“知府”、“知县”等。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知院”并没有单独的词条,但可以参照“知”字和“院”字的解释来理解。其中,“知”字有“掌管、主管”之意,“院”字则指“官署、机构”。

出处

“知院”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制。在宋代,有“知州”、“知县”等官职,它们都是地方行政机构的负责人。这些官职中的“知”字,即包含了“知院”的意思。

同义词

知府

知县

知州

反义词

无知

懒惰

不称职

相关词语

官职

官僚

行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知院”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在古代,作为地方官员的“知院”,他们的政绩、作为常常是民间故事和戏曲中的素材。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在某个古代小说中,曾有一位“知院”因其公正廉洁而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造句

这位新上任的知院,上任不久便以雷厉风行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