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āncǎo

谖草


拼音xuān cǎo
注音ㄒㄨㄢ ㄘㄠˇ

繁体諼草

谖草

词语解释

谖草[ xuān cǎo ]

⒈  即萱草。又称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谖,通“萱”。

引证解释

⒈  即萱草。又称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諼,通“萱”。参见“萱草”、“忘忧草”。

《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
陆德明 释文:“諼,本又作萱。”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感激生忧思,諼草树兰房。”

分字解释


※ "谖草"的意思解释、谖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谖草”:

意思:谖草,古书上称的一种香草,其叶有香气。在文学作品中,谖草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怀念的情感。

康熙字典解释:谖草,香草也。《尔雅·释草》:“谖草,香草。”注:“谖草,香草也,可以佩之。”

出处:《尔雅·释草》

同义词:香草、兰草

反义词:臭草

相关词语:兰草、杜若、薰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古代文学中,谖草常与思念、怀人之情相联系。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提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的“远芳”就有可能是借用了谖草的香气来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网络故事或典故:在网络上,谖草可能被用来比喻一段逝去的美好时光或无法挽回的过去,类似于“谖草般美好的回忆”。

造句:走在林间小道上,阵阵谖草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不禁回忆起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